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(例:UC浏览器、QQ浏览器)
精彩阅读微推书小说网

第4部分

佛生把她,像货物一样,从车窗塞进去。

龙家院的族人一会儿重新挑起扁担干活去了,我和应扬走在田埂上,边吃橘子边谈天,我问应扬,“后来,你对妈妈有任何记忆吗?”

应扬一下子就红了眼眶,六十岁的人了,一说到衡山火车站,还要哽咽。

“只有一个印象留下来,就是——妈妈在火车里,头发卷卷的。

后来,长大一点,看到别人都有妈妈,只有我没有,很难过。

开始的时候,奶奶还骗我说,我就是你的妈妈,后来当然骗不住了。”

应扬的眼睛深凹,特别明亮。

一九八五年第一次找到他的时候,我从美国特地飞到广州去“认”

这个失落的哥哥。

在满满的人群中,第一眼看到他,我就知道:“是他,这就是他。”

应扬皮肤黝黑,穿着农民的粗布,带着底层人民的谦抑神情,过了一辈子挑扁担、耕土地的生活,但是他脸上有美君的一双深凹、明亮的眼睛,在洪水般涌动的人潮中,我一眼就认得。

应扬抑制着情绪,停了一下,然后继续说,“小时候,每次在外面受了委屈,譬如讲,老师跟同学指着你的鼻子说,‘你爸是国民党!

’那就像拿刀砍你一样,我总是想,如果妈妈在,多好,随时可以回家对妈妈痛哭一场,可是一想到这里,就更难过。

每次火车从衡山站里开出来,经过龙家院速度都还很慢,我老远就从屋子里冲出去,拚命往铁轨那边跑,往火车跑过去,我去追火车,一路追一路喊妈妈妈妈妈妈……我看到任何一个短头发烫得卷卷的女人,都以为那是我妈——可是我妈永远在一辆开动的火车里,我永远追不上……”

9,最普通的一年

和应扬走在田埂上,几株桃树,枯枝桠上冒出了一粒粒嫩色的苞,衬着后面灰色的天空和黛色的山峦起伏,像一个超大的美丽画布,前景还有一只水牛坐在空地里,悠悠晃着尾巴赶果蝇,一派恬静悠闲的农村风光。

槐生,一个中国农村的孩子,非常具体的,就在现在我踩着田埂的龙家院的土地上长大。

一个出生在一九一九年的湖南小孩,他的这片土地,是怎样的一片土地呢?

我翻开《衡山县志》。

槐生出生的前一年,民国七年,等着他到来的世界是这样的:“四月,北洋军阀吴佩孚部队与南军在湘江、水沿岸混战,奸淫掳掠。

青壮男女进山躲兵,成片稻田荒芜。

七月,苦雨、兵灾、水灾交加,农民苦不堪言,拖儿带女,外出逃难”

槐生两岁那一年,衡山“五十多天不雨,田土俱涸”

,“饥民成群外出乞食,或以野草充饥”

五岁那年,大水滚滚从天上来,“湘江、洣河沿岸民房未倒塌者寥寥无几,灾民露宿两三个月之久”

十二岁那年,“大雨兼旬,山洪骤发”

十五岁那年,“久晴不雨,大旱成灾……饥民采野草、剥树皮、挖观音土充饥。

秋,旱灾惨重,近百所小学停办”

十七岁那年,山洪爆发,“农民外出成群乞讨”

十八岁那年,丝虫病流行,湘江、洣水暴涨,衡山重灾。

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那一年,大旱,加上兵燹,大部分田土失收。

相邻小说